聊一聊PCB设计中的地线抑制和干扰
judy-- 周四, 07/19/2018 - 09:49
设备维修中经常遇到各种奇怪的故障,很大一部分由于地线设计的不良引起的。希望引起设计师们的足够认识。举例前几天维修的一个成型的发电机控制板,其主控制板到继电器控制板上采用了串行输入并口输出芯片。因为地线设计过细,使得5V继电器动作时的100mA电流引起瞬间地线电位抬升,影响到了串行数据的正确接收。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设备维修中经常遇到各种奇怪的故障,很大一部分由于地线设计的不良引起的。希望引起设计师们的足够认识。举例前几天维修的一个成型的发电机控制板,其主控制板到继电器控制板上采用了串行输入并口输出芯片。因为地线设计过细,使得5V继电器动作时的100mA电流引起瞬间地线电位抬升,影响到了串行数据的正确接收。
作者:邹林
1 共模电感原理
一、干扰概述
1.1、干扰的分类
干扰的分类有好多种,通常可以按照噪声产生的原因、传导方式、波形特性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产生的原因分:可分为放电噪声音、高频振荡噪声、浪涌噪声。
按传导方式分:可分为共模噪声和串模噪声。
按波形分:可分为持续正弦波、脉冲电压、脉冲序列等。
何为高速?这是考虑高速问题的基础,也是许多硬件工程师会问的一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设计工程师们慢慢地也达成了共识一一信号的边沿速率是决定高速问题的关键,当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传输延时能类比时,即为高速电路。尽管PCB上的电路各式各样,但对设计而言总是有些通用的原则可以遵守。
1.阻抗匹配原则
开关电源使用的电感器主要有:串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储能电感、滤波电感、磁珠
串模扼流圈选择方法:
1、串模扼流圈通常绕制在铁氧体磁环或螺线管上,对串模干扰呈现很高的阻抗
2、如1mH的串模扼流圈,当工作频率为1MHz时串模阻抗达到峰值
3、采用单层绕组的串模扼流圈的匝间电容最低。其谐振频率也最高
RFID 的发展已经数十年,在材料不断进步、体积持续缩小、成本继续降低之下,其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的 RFID 解决方案,以及其应用领域,也许能提供您更多思考方向,开拓更多 RFID 的应用市场。
在电子电路中,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放大的本质是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通过有源元件(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对直流电源的能量进行控制和转换,使负载从电源中获得的输出信号能量比信号源向放大电路提供的能量大的多。晶体管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接法,场效应管有共源、共漏接法(与晶体管放大电路共射、共集接法相对应)。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微型化、间距为0.3mm~0.5mm高密度的芯片越来越普遍,对电子焊接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虽然现在有了更精密的贴片机可以代替人工焊接,但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太多。本文将从贴片焊接的角度,介绍了几点PCB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根据经验,如果未按照这些要求,很有可能造成焊接质量不高,虚焊和甚至在返修PCB的时候损坏焊盘或电路板。
相信对做硬件的工程师,毕业开始进公司时,在设计PCB时,老工程师都会对他说,PCB走线不要走直角,走线一定要短,电容一定要就近摆放等等。
运放的相位补偿
为了让运放能够正常工作,电路中常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加一相位补偿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