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PCB设计的时钟线要求和布线

一、时钟线要求
(1)时钟驱动器布局在PCB中心而非电路板外围,布局尽量靠近,走线圆滑、短,非直角、非T形,布线可选4~8mil,过窄会导致高频信号衰减,并降低信号之间电容性耦合。

数字电路如何抗干扰

在电子系统设计中,为了少走弯路和节省时间,应充分考虑并满足抗干扰性 的要求,避免在设计完成后再去进行抗干扰的补救措施。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du/dt, di/dt大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 能成为干扰源。

电源设计之buck变换(一)

Buck 电路又称为串联开关稳压电路,或降压斩波电路。分为普通buck电路和同步buck电路,两者电路上的区别如下图所示,一个使用续流二极管,一个使用MOS管。

为了信号完整性,如何控制PCB的控制走线阻抗

没有阻抗控制的话,将引发相当大的信号反射和信号失真,导致设计失败。常见的信号,如PCI总线、PCI-E总线、USB、以太网、DDR内存、LVDS信号等,均需要进行阻抗控制。阻抗控制最终需要通过PCB设计实现,对PCB板工艺也提出更高要求,经过与PCB厂的沟通,并结合EDA软件的使用,按照信号完整性要求去控制走线的阻抗。

不同的走线方式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对应的阻抗值。

工程师必备硬件EMC设计规范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传输途径、干扰接收器。EMC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最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是屏蔽、滤波、接地。它们主要用来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广义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包括抑制干扰源的发射和提高干扰接收器的敏感度,但已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电路可靠性设计与元器件选型

最近稍稍有点忙,各处跑来跑去,考察了一些企业的产品技术情况,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研发人员无一例外的同声谴责采购和工艺部门,对元器件控制不严,致使电路板入检合格率低、到客户现场后频频出毛病。并举出了诸多文献实例和专家发言来佐证自己的论断,并希望我也能随声附和几句,可以借此给相关物料和制造部门施加一点压力,但最后我让他们失望了。